读一首童诗,去聆听童年的声音,去见证会唱歌的文字、去体味有趣的生活,去发现隐藏在童诗中的自己;翻开一本图画书,去读一读那意味深长的文字,去解读作者深埋其中的图画秘密,去体会一个个小故事中的大哲理。
五月,六和公益在一阅书院的专业支持下,组织开展了3场网络教研活动,主题涉及儿童诗教学和图画书阅读,帮助项目区的老师们打破了以往对儿童诗的认知,也对老师们图画书的解读和教学做了更为深入的指导。
孩子一定要学诗吗?我看不尽然,世上并无一定要做的事情,没有一定要读的文字,也没有非走不可的路,没有非见不可的人。可是就像蝴蝶遇到花朵,春风经过草地,白云遇到蓝天,有些美好,真的不容错过,比如童诗。
故事情节的游戏性
创作手法的游戏性
故事结构与节奏安排的游戏性
读前交流:
读中交流
读后交流
每一首儿童诗、每一本图画书都有它独特的含义,真正读懂了它的人其实也是在不断地认识自己,而每个人都有专属于自己的那首童诗或图画书,当你找到的那一天,你离自己也就更近了一步。你找到它了吗?
我们需要这样的你:
你将获得:
- 每周35小时的弹性工作时间,以目标为导向的工作制;
- 国家法定的社保福利,除节假日外,享有每年15天的带薪假期;
- 每年3000元的个人成长基金,和为期一周的机构团建旅行活动;
- 阅读领域的专业学习机会,和公益行业的培训学习;
- 行业内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具体面议。
需 求 岗 位
教师发展项目主管 1名
阅读教育项目区主管 1名
传播主管 1名
- 有两年以上同类工作经验者优先。
工作地点
杭州(可提供住宿)
请将个人简历,和一份你关于儿童教育或阅读看法的文章(不低于1000字),发到邮箱:hr@6hedu.com,标题为“姓名+应聘职位”。
我们是在寻找阅读教育的同道者,和坚实的公益创业伙伴,期待你的加入!
【 ·E N D· 】
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
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
一页跳跃着的诗行那样
把人带往远方。
说到远方,
鲁迅先生曾在
《且介亭杂文末集·这也是生活》中写到
无穷的远方,
无数的人们,
都和我有关。
而今天,
无数乡村孩子的远方在哪里呢?
他们的远方又跟谁有关呢?
我们相信
在那一本一本的好书里,
藏着无数乡村孩子的远方;
而乡村孩子的远方
与一个个你有关。
1.如果你是一个人,可以直接扫码,进入“让乡村儿童读好书”项目捐赠页面进行捐款,为乡村儿童送去一本好书。
写在前面:
2021年上半年,六和公益的社区服务项目得到了杭州市上城区南星街道和白塔岭社区的大力支持,由社区提供场地(白塔人家云弄54号)而新建的“和娃娃童读馆”最终落地白塔岭社区。经过前期有条不紊的筹备工作,8月17日,开馆仪式在新建的“和娃娃童读馆”举行。开馆仪式上,全省首个儿童社区工作专门委员会揭牌成立。六和公益作为专委会成员单位,今后将依托“和娃娃童读馆”,为南星街道下辖的8个社区居民提供儿童阅读相关的公益服务,旨在以专业化的模式赋能社区儿童的成长与发展,为构建和谐美好的社区共同努力。
2021年8月17日,杭州市上城区儿童社会工作专门委员会成立暨南星街道社区公益教育空间“和娃娃童读馆”开馆仪式在南星街道白塔岭社区云弄54号举行,上城区民政局、南星街道办事处、基金小镇管委会相关领导出席仪式,杭州市上城区六和青少年阅读中心、亲民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紫薇原点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学悦青少年活动中心以及白塔岭社区“校企地”党建联盟单位等参与活动。
全省首个 让专业助推服务 签到致辞后,现场首先进行上城区儿童社会工作专门委员会成立仪式。上城区民政局副局长孙邦军、南星街道办事处主任杨凯量为上城区儿童社会工作专门委员会揭牌,并为专委会委员颁发聘书。 众所周知,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钢筋混凝堆砌的城市中,推动儿童福利与保护事业快速发展,是基层社会关怀与温暖散发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南星街道围绕“儿童友好型社区营造”目标,多方探索儿童社会工作的发力支点、参与路径和实现机制;从依托街道社会工作站,启动面向“儿童”的学校社会工作实践,到推出“益星荟·童欣”品牌,以专业赋能儿童的成长与发展,南星街道始终坚持构建面向辖区内所有儿童和青少年服务的社会服务体系。 “在今年‘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实施之际,我们向上城区社会工作协会提出申请,成立‘儿童社会工作专门委员会’,是对当前儿童社会事业发展和社区服务需求的积极回应。”南星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戴晓清表示,“这是省内首个地方性专业领域的专门委员会,今后,专委会将积极探索‘研习一体’、专业领航、多元力量聚力的儿童专业服务,以面向儿童的专业服务为纽带,聚财、聚智、聚心、聚力,创新服务载体,高质量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个性化需求。 阅读童心 让成长遇见未来 随后,南星街道社区公益教育空间“和娃娃童读馆”开馆仪式正式举行。 作为“和娃娃童读馆”的运营方,杭州市上城区六和青少年阅读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王卫率先上台,就童读馆宗旨、服务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区民政局、区妇联、基金小镇管委会以及街道领导依次上台,为“和娃娃童读馆”进行揭牌;儿童青少年服务志愿者们持证上岗,携同浙江金驰律师事务所、浙江理工大学、海归驿站和联通支部等党建联盟单位入驻支持。 “我们这个社区公益教育空间也是从儿童社会工作的角度出发,通过摸索而形成的具有本土特色儿童社会工作实践的阵地,目的在于通过‘书本’这一媒介,强化环境、家庭、社区等系统在儿童健康促进和保护中的社会支持网络,进而探索出具有‘南星特色’的儿童社会工作方式。”白塔岭社区书记李俊说。
-END-
前言:走过纷繁的四月和浪漫的五月,六月和七月我们将继续相聚于云端,踏着轻快的脚步走进夏天,走向儿童阅读更深处,去感受夏日的热情,感受图画书和整本书带来的魅力。在一阅书院的专业支持下,六月和七月的“约会计划”已经出炉,等你来赴约哦!
想要查看具体网络教研安排请点击链接:走向儿童阅读更深处 | 六和公益项目区六、七月网络教研信息公示
2020年,和益讲堂推出“作家年”,邀请儿童文学领域的作家,分享如何促进儿童阅读、写作和亲子关系等方面的内容。第一期邀请到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李姗姗,将为你支招陪读焦虑的问题。
2月7日晚8点,听李姗姗讲童诗,请扫描预约。
01
焦虑怎么办?
已是晚上十点多,从灯火通明的窗户里传来一声声“怒吼”,那个埋头做作业、表情痛苦的孩子,身边总会坐着一个情绪激动、暴跳如雷的人——陪读爸妈。
“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
学习压力大,陪读焦虑多,乖巧听话的学霸都是别人家的孩子,能跟孩子和平相处的父母也都是别人家的爸妈;因此,别人家的生活总能过得像一首诗。
眼巴巴地羡慕别人,不如先从自身找问题。学霸不是一日养成的,教育离不开陪伴与坚持。良好融洽的家庭氛围可以有效缓解孩子的压力和家长的焦虑!
02
谁是李姗姗?
李姗姗,一位永远长不大的儿童文学作家。小时候很爱哭,长大后很爱笑,她的快乐都来源于阅读和写作。
早晨,她吃了面包,于是写了《面包男孩》;
中午,她晒了太阳,于是写了《太阳小时候是个男孩》;
她坐了巴士,写了《愿望巴士》;买了日历,写了《今天明天后天大后天》;遇见蜘蛛,写了《蜘蛛先生的葬礼》
晚上,她看了月亮,于是写了《月亮小时候是个女孩》。
她的作品得过很多奖:中宣部“优秀儿童文学出版工程”,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中央电视台“中国好书”,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冰心儿童图书奖……
姗姗姐姐有魔法,她能把生活中所有的东西都写进文字里,让孩子们在读到她的文字以后,变得勇敢、善良、有爱,有满满的正能量,看见最美好的生活。
03
欣赏两首诗
《快点》
快点,女儿,
该起床了。
快点,女儿,
该刷牙了。
快点,女儿,
该吃饭了。
快点,女儿,
该上学了。
快点,女儿,
该回家了。
快点,女儿,
该写字了。
快点,女儿,
该喝奶了。
快点,女儿,
该刷牙了。
快点,女儿,
该睡觉了。
闭上眼睛,我做了一个梦,
梦里,妈妈说:
女儿,慢点儿。
《借给你》
爸爸,
你能陪我玩吗?
对不起,
爸爸很忙,现在没有时间。
爸爸,
你能陪我画画吗?
对不起,
爸爸还在忙,现在没时间。
爸爸,
你可以给我讲个故事吗?
对不起,
爸爸还没忙完,再等等好吗?
爸爸,别说话,
让我偷偷告诉你,
我有很多很多很多时间,
全都可以,
借给你。
04
为什么写诗?
以前我喜欢有香味的风、温柔的雨、垂在屋顶的云、即将盛开的花。
那时,我还没遇见一位小女孩。
天真的小女孩,跑起来像风,哭起来像雨,睡着了像云,笑起来是绽放的花,只要她一说话,眼前就亮起了一道彩虹。
小女孩蕴含着天然的诗意,藏在粉嘟嘟的唇边,藏在忽闪忽闪的睫毛里,藏在丝绒般的头发里,藏在灵巧的小手心。她们虽小,却聪明透顶,能通过一个眼神领会大人们的心思,能用恰到好处的撒娇逃避小麻烦,还能用精妙的句子让人哑口无言。所以,别对她们讲大道理,她早已心知肚明,别对她们发脾气,她需要呵护和疼爱,别担心她不会表达,其实她们驾驭语言的能力无人能及。一道门关不住她们对世界的好奇,一支笔画不完她们对世界的想象,一双眼在时刻洞察着万物,一颗心在持久体验着永恒。
她是漂亮的、聪明的,又是调皮的、机灵的。
最重要的是,小女孩有诗意,诗意里有天真。
小女孩就像,还没有长大的月亮。
月亮小时候。
2015年,《太阳小时候是个男孩》出版后,编辑请我再写一本童诗,可那时的我好像没有了创作的力量与激情,试着写了一些,总是不满意,因为不想重复自己,我暂时搁浅了创作。
生活孕育一切。
不经意间,生活中那些小女孩们,偷偷照亮了我的灵感。
于是,我便留心观察,主动交流,还从朋友家借来一个小女儿,从与她们相处的点点滴滴中探秘童心,捕捉诗意。
我发现,孩子并不是对谁都那么友好,只有对她信任的人才会吐露心声,而信任是建立在成年人对她们的充分尊重和理解上。当大人愿意倾听、分享、相信她们,愿意花时间陪伴她们,认为她们是重要的、真实的、有价值的,她们就会觉得你是“甜的”、“有趣的”、“温暖的”。
这时,她们敞开了心扉,和你做朋友。
从小女孩们的咿咿呀呀,蹦蹦跳跳,躲躲藏藏,哭哭啼啼中,我接收到了来自天真世界的无穷反馈。
那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门把手好凉”
“什么都可以借给你”
“裙子盛开了”
“气球长了皱纹”
“爸爸梳的辫子”
“我在一个谁也找不到的地方”
这些句子看似普通,却因为真实的底色而动人心弦。
后来,创作开始了。
每一首诗的来源有着不同的途径,比如有的进行了场景的保留、有的则是增加诗意,有的抓住诗眼重新写,还有的是孩子没有说出口。一个成年人要精准地还原童心是很困难的,这时,是母亲的角色、姐姐的姿态、作家的敏锐、孩子般的天真在帮助我靠近童心。
王尔德说过:最重要的话是没有说出口的。
最好的状态就是:她没说,我感觉了,我懂了。
渐渐地,一首首诗诞生了,《月亮小时候是个女孩》有了雏形。
如果说《太阳小时候是个男孩》是阳光的、趣味的、幽默的、可爱的,那么,《月亮小时候是个女孩》就是宁静的、温柔的、细腻的、天真的。前者在篇章的划分上采用了“时间”顺序,而后者采用的是“空间”顺序。从孩子最熟悉、最具“安全感”的“家”为起点,诗意慢慢生长,一点点蔓延向远方——从家到了学校,从学校到了大街,从大街到了田野,然后收紧在个人的小屋,从小屋再出发,弥漫至世界与宇宙。
这种空间与诗意的结合取自孩子的生活轨迹和成长规律,家——学校——街——田野——小屋——世界——宇宙,六个空间名词涵盖的诗歌,分别代表了孩子的观察、好奇、发现、聆听、想象、游戏、思考、成长。
这本诗集,展示的是孩子的隐秘童心,它是一个我们也许还没有完全到达的孩子的世界,也是一颗需要我们读懂的纯真的孩子的心。
我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不要太天真。”
天真,被引申为没有深度的思维方式,不够成熟,似乎天真的人就容易受骗,容易被欺负。在听到这样的说法时,我也会回敬一句:“不要太深沉,不要太复杂。”
我想告诉每个成年人:像孩子一样天真吧,像孩子一样好奇吧,像孩子一样去爱这个世界!正是因为这不起眼的天真,我们将收获人生无穷的快乐和美妙!
今天,我要衷心谢谢可爱的孩子们——
“谢谢你们伟大的天真。”
05
他们怎么说?
——原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中国分会主席 海飞
李姗姗的诗有破有立,破的是当代诗风,立的是传统诗意。李姗姗在孩子的童言稚语中融入了自己的思想、立场、情感,其诗作秉持着尊重与欣赏的儿童观,洋溢着阳光与爱的正能量,富有启示与教育意义。
——原《儿童文学》主编、资深出版人 徐德霞
李姗姗的儿童诗不仅将童诗的美学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且她对孩子的天真生活和童言童语,孩子对世界的感知都有诗意的加工,只是这种加工保持了孩子的天然状态,不露痕迹。
——儿童文学理论研究者 方卫平
李姗姗的诗非常耐读,她将童心的诗意、清浅和成人对人生的感悟以及生活的哲理融合在一起。读了让人会心一笑,于纯静中更深地体悟到童年的奥秘与美好。
——儿童文学作家 彭学军
李姗姗是一位天真的作家+爱做梦的诗人+充满善意的朋友+永远长不大的女孩儿。她的诗能体现一种美的力量,一种欲言又止的力量,一种指向生活内部的力量。
——特级语文教师、阅读推广人 周其星
▲李姗姗老师受邀安徽宿松阅读教育项目·《月亮小时候是个女孩》诗教课
【- E·N·D -】